道教灵符网

卷三-易学四同

日期:2024-9-26 16:05| 发布者: 童子命化解网(tongziming.com)|



右蒙爻传。

云上于天,需,君子以饮食宴乐。【上,时掌反;乐,音洛】

坎,水象,不曰水而曰云者,义与屯同。宴,安也。饮食以宴乐,安常之事也。朱子曰:云上于天,无所复为,待其阴阳之和而自雨耳。事之当云者,亦不容有所更为,但饮食宴药,俟其自至而已,一有所为,则非需也。

右需象传。

需,须也。险在前也。刚健而不陷,其义不困穷矣。

需,待也。险,坎也。刚健,乾也。刚健之人,性常躁动,必待遇险而需。然以卦德论之,则虽遇险,但有需而已,而其健不至于陷。至于坎体得中,则得其中正而从容

有为矣。困于陷则穷,无所往,非乾健之义也。此释卦名义。

需,有孚,光亨,贞吉。位乎天位,以正中也。利涉大川,往有功也。

天位,阳刚居五,得尊位也。正中者,贞而得中也。有功者,济险而不陷也。此释卦辞。

右需彖传。

需于郊,不犯难行也。利用恒,无咎,未失常也。【难,乃旦反】

犯难行者,不安常而躁动也。初本微阳,而非躁动,以需为常,故曰未失常也。

需于沙,衍在中也。虽小有言,以言终也。

衍,宽意。以阳刚居阴位而得中,吉也。

需于泥,灾在外也。自我致寇,敬慎不败也。

灾,谓寇之为害也。外,外体也。敬慎者,以三居健体,有敬慎之义。不败,本不陷言,即所谓刚健而不陷也。然则寇之至,由我至之。敬慎,则寇无由至矣。

需于血,顺以听也。

顺,谓六四阴柔之顺也。聪,聪乾也。

酒食贞吉,以中正也。

贞,则其经中正,故能酒食以待时也。中正,即彖传所

谓正中。但自理之得正而言,则以正合中也,故曰正中;自德之在中而言,则以中行正也,故曰中正。以欲恊韵,故随其所重而言耳。余义详见乾文言传。

不速之客来,敬之终吉。虽不当位,未大夫也。【当,都浪反,后当位、不当、正当、得当之当,并同,但有协韵者,则都平声】

上六以阴居阴,当位者也。其曰不当位,谓虽遇阳爻,亦未大失。如小畜六四以阴畜乾,其上九以阳爻居之,亦不为害,但不厌于以阴常畜,故征则凶耳。

右需爻传。

天与水违行,讼,君子以作事谋始。

程子曰:天上水下,相违而行。二体违戾,讼之由也。若上下相顺,讼何由生?故凡作事必谋其始,绝讼端于事之始,则讼无由生矣。今按:始者,利己不爱人之心也,致讼之端,乃在于此。

右讼象传。

讼,上刚下险,险而健,讼。

凡讼,皆起于心之不平。唯在上者刚,则性不顺,而下之情不得通;在下者险而不安,欲以求直,故讼生焉。又内险自危而见于外者,健而不可遏,则成讼矣。此皆卦德之所以有讼也。此释卦名义。○此以乾为致

讼。至于四、五二爻,则以乾发无讼之意。盖自势从所重而言,则为讼;自处不失宜而言,则为无讼,亦随时变易之义也。

讼,有孚,窒惕中,吉,刚来而得中也。终凶,讼不可成也。利见大人,尚中正也。不利涉大川,入于渊也。

刚来而得中,但谓九二刚得中耳,盖主坤体得乾中爻而言,故曰来也。后凡主乾中得阴爻、坤中得阳爻者,皆卦变也。朱子卦变之说非是。详见说卦传弟十章。成,谓穷极其事,见讼可以不终也。尚,犹贵也。中正,则化于仁而无讼也。渊者,水之深处,入则陷于险而

不可出矣。此释卦辞。

右讼彖传。

不永所事,讼不可长也。虽小有言,其辩明也。

辩,当作辨,言其心自能明其辨也,非谓求辩于人也。

不克讼,归逋窜也。自下讼上,患至掇也。

凡讼,皆求直于在上之人,故曰自下讼上,非谓下讼其上也。掇,拾也,犹牵连也。盖讼由于上,则患于牵连者众矣。

食旧德,从上吉也。

上,谓外体之乾也。

复即命,渝,安贞,不失也。

不失者,不失其本心也。盖从王事而无成,故能有终如此。

讼,元吉,以中正也。

中正以元言,元者,中正之德,即所以为大人也。

以讼受服,亦不足敬也。

受服而称其德,则人敬之。以讼受服,人所不敬也,岂能自安?一朝而三自褫脱,其不安甚矣。

右讼爻传。

地中有水,师,君子以容民畜众。【畜,敕六反】

地中不能无水,所以资其漑物之功。犹国中不能无民,所以资其守邦之助。此以地中有水取象,盖以地象国,以水象民也。容与畜,以地言;民与众,以水言。能容保其民,然后可以畜聚其众。盖师以得民为本,故发此义。若彖传,则以卦体一阳在下体之中者,为卦之主而统群阴,又以险顺二体发统众之德,则与地中有水之象,各取一义。盖象传所言在厚民生,足兵之本也;彖传所言,在全民命,行师之要也,可以互相备矣。

右师象传。

师,众也。贞,正也。能以众正,可以王矣。刚中而应,行险而顺,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,吉,又何咎矣?【王,往况反】

众者,以群阴言也。卦体以一阳统五阴,故为众象。贞者,行师之正道也。行师者,一出于天理之正,无一毫自利之私,如文王之顺帝则、武王之无贰心,然后可以为正。以,用也。用众而以正,则王者之事也,故曰可以王矣。九二阳刚得中,行师以刚中为主,故为师之贞也。二以刚中之德,而与五柔中相应,刚而济之以柔也,盖发顺字之意。内卦险体,有栗栗危惧之德。师,本险道也,而遇外体之顺,则以顺道行险矣。此以丈

人言也。毒,困苦也。动天下之民而劳之,民所不欲,困苦甚焉。然以顺道行之,则虽在险中,而栗栗危惧,唯恐民命之有伤也。其顺足以王,故曰吉;其险不至伤民命,故曰无咎。此释卦辞。○易中卦爻言应者,始此。盖刚柔虽二体,而有相济之义,合而言之,其实一德而已。故凡言相应者,皆谓刚柔合德,义各有所取。如小畜,柔得位而上下应之,则取五阳应六四一阴也;履,说而应乎乾,则取兑应乾也;同人,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,则取六二一阴应乾也;大有,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,则取五阳应六五一阴也。凡此,皆义

有相系者。若义不相系,则虽初与四【二与五、三与六】,亦无相应之情。至于中正之德,则本相应。盖外体中正之德,即内体中正之所养成。养成,则发用者大,而为君德。故刚中而应,则柔之所以济刚也;柔中而应,则刚之所以济柔也。盖有一定而不可易者。先儒槩以初应四、二应五、三应六,而以二体分为两人两事,则不知则柔所系之轻重矣。然有情相系而辞不及,则以意会之而已。

右师彖传。

师出以律,否藏凶也。

旧说,以律为齐众,故以失律为失令。殊不知讨罪安民,乃为行师之正道,而号令节制,乃其余事耳,非以众正之义也。

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。王三锡命,怀万邦也。

九二以丈人之德,在师之中而得吉。天子以其能顺人心而安天下,非亟战残民者也,故锡之命以宠荣之,或以词命,或以车服,皆不可知。然王者之心唯欲柔来万邦,不欲以力服人也,故曰怀。怀,则主于德爱,而见其所重在不战矣。

师或舆尸,大无功也。

师,以全民命为功,见战胜不足为功也。

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

宜退而退,乃师之常。

长子帅师,以中行也。弟子舆尸,使不当也。

以中行者,以九二之中德行师也。用人不当,则亦致败失。

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。小人勿用,必乱邦也。

正功,谓正安民之功。小人旡安民之志,则其斗乱矣,安能如大君之开国承家哉?

右师爻传。

地上有水,比,先王以建万国,亲诸侯。

地上之水,流行以入于地,最相亲比者也。万国之有诸侯,犹地之有万物也。天子建国置侯而亲之,德泽加焉,犹水之入于地而滋其生也。此以君之比民者言,故取地上有水为象。○言先王建国,是自先王始也。凡体象之义,以通于上下而言,则曰君子;以通于王公者而言,则曰大人;以王者行政而言,则曰后;以制作所始而言,则曰先王。先王,盖指武王。

QQ:915790790|赣ICP备11005942号-14|童子命,童子命查询,化解,八字排盘-易善命理 ( 赣公网安备 36028102000015 )

GMT+8, 2025-4-4 05:01 , Processed in 0.06280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