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四元吉,有喜也。 喜,以心言。元吉在心,故曰有喜。 六五之吉,有庆也。 庆,谓福泽及人而可庆也。○庆与喜不同,自其本心 天理之动而言,则曰喜;自其成功可以庆赏而言,则曰庆。 何天之衢,道大行也。 道大行,谓亨也。然在大畜止体之上,所谓大行不加者也。 右大畜爻传。 山下有雷,颐,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 山下有雷,其声隐隐,止而不奋之象也。言语饮食,皆日用之所常有,在口而颐必勤,震之象也。慎之节之,艮之象也。言语曰慎,则谨于庸行矣;饮食曰节,则薄 于滋味矣。虽因口而发,然皆养德之事也。先儒谓慎言语以养其德,节饮食以养其体,则失于分析矣。 右颐象传。 颐,贞吉,养正则吉也。观颐,观其所养也。自求口实,观其自养也。 所养,谓养德之道,即动而止也。观其自养,自观其所养也。此与孟子以善养人,中养不中,才养不才义同。此释卦辞。 天地养万物,圣人养贤以及万民,颐之时大矣哉! 养及于天下,则与天地养万物者同功,故于时为大。 盖极言养道之大而赞之养物、养贤、观民,皆使之以动止为养也。 右颐彖传。 观我朵颐,亦不足贵也。 动而旡动,动即止也。既动而待于止,则初已自失矣,何足贵哉? 六二征凶,行失类也。 行,即征也。类,指群阴而言。四阴相比,体皆静虚,所以为养也。故在颐之时,至五犹当自养。二,若进而有为,则为失类矣。盖二乘初阳,又居震体,恐其从阳而动, 故云尔。 十年勿用,道大悖也。 道大悖,谓动于欲也。 颠颐之吉,上施光也。【施,始豉反】 上,指上九。上九阳刚能止,而六四以阴承之,故能不动,是上九施及之光也。 居贞之吉,顺以从上也。 外卦艮体,一阳居二阴之上,一阳为主而二阴从之,故顺之。六五虽柔顺中正,而犹待于养,未敢有为,至于上九而德施大成,然后可以发用,故曰顺以从上 也。 由颐厉吉,天有庆也。 福泽之入人者为庆。发用者大,则养道之入人深矣。所谓养贤以及万民者如此。 右颐爻传。 泽灭木,大过,君子以独立不惧,遁世无闷。 泽水过高,至于没木,而木能独立,大过之象也。独立不惧者,勇往直前而无所疑惧也。大过之义如此,然有大过之才而不为时用,则亦能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也。如伊尹自任以天下之重,而伐夏救民,大过也。处畎 亩之中,而将乐道终身,遁世无闷也。然则所谓大过者,当未用之时,不见其有为之才者也。 右大过象传 大过,大者过也。 此以卦名为刚过,但谓任重之过耳。先儒以过之大与大事过为二义,则支离矣。此释卦名义。 栋桡,本末弱也。刚过而中,巽而说行,利有攸往,乃亨。【说,音悦】 本,指初;末,指上,以阴居之,则弱矣。本弱则不固,末弱则易摇,所以刚过,则栋之在上者至于挠也。然刚虽 过,而二五皆刚而得中,则所以节其过者有主。又内巽而外以说行之,有委曲和柔之意,则刚得柔道以相济矣。刚本能进而往者也,苟过刚之甚,则反易于折,故必以中为节,而得柔以济之,始利于往,利往然后亨也。易中凡言亨者,皆在利有似往之前,谓其亨而可以往也。此以亨言,言于利有攸往之后,则固利往而亨也。盖过刚有不利往者,安得先有亨道邪?此释卦辞。 大过之时,大矣哉! 大过之时,所任者大,系于世道者不小,故以大矣哉赞之。 右大过彖传。 藉用白茅,柔在下也。 柔之在下,为刚之过者,正宜得初阴以为藉,善阴之辞也。但一阴初生,有履霜之渐,是为本之弱也,故刚过而致栋桡者,亦在于此。此在观其党之所从而已。 老夫女妻,过以相与也。 与,犹助也。初阴应阳,当过之时,而有助于阳,使得中者也。 栋桡之凶,不可以有辅也。 辅,亦助也。初六白茅之藉,本以助阳也。九三之刚,既自处大过,虽有柔在下,而亦莫能相助,则反与上六为党,而栋桡于本末之弱矣。 栋隆之与,不挠乎下也。 下,谓初六。 枯杨生华,何可久也。老妇士夫,亦可丑也。 何可久,谓栋桡之速也。丑,谓阳刚发用过甚,而士夫之未老者,亦为老妇所得,则刚过而不能有动之所致,乃阳之失德也。以其对老妇言,故曰可丑。 过涉之凶,不可咎也。 虽凶可攺,岂可遂以过涉灭顶为不可补之过咎? 右大过爻传。 水瀳至,习坎,君子以常德行,习教事。 水内明外暗,阳在内而阴在外,其性下陷,故以为坎之象。瀳,仍也,水相仍而至也。常者,内实而有常之意。德行者,敬畏之心,唯恐陷于险者也。教,即修道之教,谓我所学之事也。习之,则无时而不畏危矣。习教事,即所以常德行也。先儒以教事分属治人,于坎义不切。 右坎象传。 习坎,重险也。 阳陷于阴中,有栗栗危惧之意,险而不安,故谓之险。险,以德言也,重以明习义,所以见屡经险难而不陷也。此释卦名义。 水流而不盈,行险而不失其信,维心亨,乃以刚中也。行有尚,往有功也。 坎为水,兑为泽,同一水也,而险说不同。盖流者为水,汇者为泽,水下陷则流,故为坎;平则盈,盈则溢,溢则汇而为泽,乃为兑矣。兑体安和,非若坎之危险也。水唯其险,故常流而不盈。行险者,乃其性之本诚而不 能息也。此以水明有孚之义。诚在于心,刚中之德也。刚中之德根于二,至五则德能孚人,有所感通而亨矣。往有功者,因亨而言,谓出险也。此释卦辞。 天险,不可升也。地险,山川丘陵也。王公设险以守其国,险之时用,大矣哉! 天险,谓天理自然之险,得人心之和而足以威天下者。王公因山川丘陵之险而设之以守国,亦恃人和而已。其所危惧在心,正所谓天险也。非天险,地乌得以险言哉?孟子所谓地利不如人和者,意盖本此。此极言险道之用而赞其大也。 右坎彖传。 习坎入坎,失道凶也。 此以人自陷危地者言,凡陷险者,皆失处险之道故也。处险之道,不欲阳之陷,如六四之与阳相得是也。若六三之险且枕,则失道矣。 求小得,未出中也。 刚中之德,至五而出险始得亨而有尚也。二之德犹未孚人,不足以有感通,是为未出中也,则但可求小得而已。 来之坎坎,终无功也。 |
QQ:915790790|赣ICP备11005942号-14|童子命,童子命查询,化解,八字排盘-易善命理 ( 赣公网安备 36028102000015 )
GMT+8, 2025-4-4 21:41 , Processed in 0.07460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