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极必反 大过卦寓意处事要小心谨慎,不可狂妄自大。 【题解】 易学是古代劳动者数千年智慧的结晶,这点可从具有丰富建筑学和社会学知识的《易经》“大过”的卦辞、爻辞中看出来。 易家从大过卦内中坚实而本末皆弱的卦象,联想到建筑学所忌讳的“栋挠”之象,在卦辞中深刻地指出,“事物极为过分,就会像大梁被重物压弯。这时候,要大胆纠偏,才能亨通。” 从《象传》所流露的避世郁闷之情,以及六爻所说两家婚姻与建房之事看,大过之世是相当艰险的时期。担当历史重任者,固然因根基不深,支撑过弱而难撑大局;而在大梁弯曲,大厦将倾时独立不惧,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。它需要格外地小心和智慧,任何狂妄自大,违反科学,悖逆生命伦理的行为,在大过时期都是没有好结果的。此中可见古人科学的婚姻观和建筑学,理解其“大过之德”的哲学意义。 再从易家根据易理的卦序的解释看,颐养即培养。没培养好易德就会出大错,所以接着颐卦的就是大过卦。 【原文】 大过①,栋②桡③,[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:“桡,曲折也。”]利有攸④往。亨。 【注释】 ①大过:卦名。卦义:过中,过头,大的过失等。 ②栋:木结构房屋正中最高的横梁。 ③桡:弯曲。 ④攸:所。 【译文】 大过卦象征太过分,栋梁弯曲,利于离家出门,亨通顺利。 【解说】 “栋桡”的“栋”是栋梁,“桡”是木头弯曲。大过四阳居中,阳为大,就是栋梁的干。二阴包于外,阴为小,两头阴柔难以承受,是大厦将倾,危如累卵,国之将亡,但尚有转折之机。君子当大有作为扶大厦之倾,使形势转危为安。故曰“利有攸往,亨”。 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大过,大者①过②也。“栋桡”,本末弱也。[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引向秀曰:“栋桡则屋坏,主弱则国荒。”]刚过而中③,巽④而说⑤行。“利有攸往”,乃亨⑥。大过之时⑦大矣哉! 【注释】 ①大者:指大的事物。 ②过:过错。 ③刚过而中:大过卦象“大坎”中间四阳爻多得过头,九二、九五居上下卦之中,因而说“刚过而中”。 ④巽:同“逊”,谦逊。 ⑤说:同“悦”,喜悦。 ⑥亨:通达,顺畅。 ⑦时:适时,时机。 【译文】 《彖传》说:“大过”,指阳刚太过分了。“栋梁弯曲”,说明首尾两端柔弱。阳刚太过分而居守中位,谦逊而和悦地行事,“利于离家出门”,可以获得亨通顺利。大过卦所显示的因时制宜的道理多么重要啊! 【解说】 大过四阳居中,阳为大,阳过于集中、盛大,所以称为“大者过也”。阴为柔小,卦两端即“本末”都是阴柔,所以皆弱。刚爻虽过,但占居上下的中爻,即“刚过而中”,因此事情还有转机。上兑为悦,下巽为风顺,君子当“利有攸往”,拯救危难,故“乃亨”。 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泽灭木①,大过。君子以独立不惧,遯世②无闷③。[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曰:“‘泽灭木’者,泽体处下,木体处上,泽无灭木之理。”] 【注释】 ①泽灭木:大过卦,上兑为泽、为毁折,下巽为木,因而说“泽灭木”。 ②遯世:避世隐居。 ③闷:烦忧。 【译文】 《象传》说:大泽淹没了树木,即是大过。君子突遇变动仍勇毅独立,无所畏惧,退隐出世也没有烦恼。 【解说】 泽灭木,称为泽风大过,即上兑泽没过下巽木。兑泽之水本应在下滋养树木,今竟“灭过木”,是太过之象。君子对此灭顶之灾,当独立不惧,挽狂澜于既倒。若无力回天,归隐山林,也不要太过于苦闷。 【原文】 初六,藉①用白茅②,无咎。 《象》曰:“藉用白茅”,柔在下也。 【注释】 ①藉:垫。 ②白茅:白色的茅草。 【译文】 初六,以白色的茅草铺地在上面放置祭器,不会有何过错。 《象传》说:“以白色的茅草铺地”,是指柔顺居于下位。 【解说】 藉,荐也,垫也,凡以物衬垫曰“藉”。巽为伏,初在下,故为藉。古代礼制封诸侯以上,“蒩(藉)以白茅”。巽为草木,故为“白茅”。柔在下也,是祭祀时铺衬白茅于地上,以示洁诚,谓慎重其事。初在最下,拯救危亡,有心无力,要勿用,故“无咎”。 周文王长子伯邑考被纣王杀死之后,妲己提议,将其肉做成饼,赐给周文王,以试探他是否识阴阳、善术数。周文王接到肉饼之后,虽然知道这是用儿子的肉做的,但不敢不吃,“如不食子肉,难逃杀身之祸。”为了生存,周文王只好装作浑然不知吃下肉饼,以骗取纣王,让纣王以为文王会卜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,因此纣王就放了他,这才脱险(无咎)。 【原文】 九二,枯杨生稊①,[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引虞翻曰:“稊,穉也。杨叶未舒称稊。”]老夫②得其女妻③,无不利。 《象》曰:老夫女妻,过以相与④也。 【注释】 ①稊:植物的嫩芽,特指惁柳的新生枝叶。 ②老夫:指老年男子。 ③女妻:指少女一般的妻子。 ④相与:相处。 【译文】 九二,枯萎的杨树长出新枝,老汉娶得年轻的妻子,没有什么不利。 |
QQ:915790790|赣ICP备11005942号-14|童子命,童子命查询,化解,八字排盘-易善算命网 ( 赣公网安备 36028102000015 )
GMT+8, 2024-11-27 15:38 , Processed in 0.076007 second(s), 14 queries .